新春走基层丨每天弓腰驼背上千次,高铁“春运”离不开这群“精调师”
1月29日凌晨0点40分,夜幕下的西成高铁广元西城际场灯光闪烁、人影攒动,聂华平从轨道车上下来,卸下发电机、电动机扳、轨道零级小车等各种作业机具和材料后,轨道车缓缓开动,最终消失在西成高铁广元西城际场端的尽头。
▲线路精调施工现场
为保障高铁线路平稳运行,春运期间,聂华平与工友们忙碌于高铁线路上,对线路进行集中精调及消缺整治,确保线路平顺和旅客列车运行平稳。
“+3、+2、-2”……凌晨的高铁线路上,冷风拂面,冰凉刺骨,聂华平一手拿资料,一手拿石笔,沿着钢轨一根枕一根枕地写数据。聂华平是成都高铁工务段广元线路精测维修工区工长,在现场帮忙记录了轨枕数据后,他又忙着指挥作业人员起钢轨、换胶垫、拧扣件。
▲线路精调施工现场
进入冬季,受热胀冷缩和动车荷载等因素影响,钢轨应力状态发生变化,线路高低水平等几何尺寸不良引起线路不平顺,间接影响旅客乘坐动车的舒适度。29日凌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高铁工务段广元线路车间组织40余名作业人员对西成高铁王家营特大桥广元西城际场至剑门关区间线路进行集中精调及消缺整治,确保线路平顺和旅客列车运行平稳,保证春运期间高铁运营安全有序。
“平均每天我们有300米的精调任务,不要小看这300米,因为每一米我们都要将高低、水平等几何尺寸调整到0.1毫米的误差。”车间助理工程师袁胜介绍。高铁线路讲究“高平顺、高可靠、高稳定”,每一段线路的平稳都离不开线路工人一米一米、一处一处地精调,平均每天他们至少要誊写500处数据、调整600块轨下胶垫、拆除和恢复1200块扣件,弓腰驼背上千次,有时候一次调整不到位还要返工,反反复复调整并经轨道零级小车的测量验证,质量达标后方可收工。
据了解,一个多月以来,成都高铁工务段广元线路车间已累计完成线路精调10.664km、线路精测20km。下一步,该段还将继续加大线路设备隐患整治,积极发挥党员、青年突击队的示范带头作用,坚决打赢春运攻坚战,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红星新闻记者闫宇恒图据成都高铁工务段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