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退市!连续5年财务造假,股价惊现“地天板”

时间 • 2025-07-30 05:26:35
亿元
万元
公司


A股重大违法退市将再添一例,这一次是*ST博天。


2月2日晚间,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天环境或*ST博天)发布公告称,因连续5年财务造假,上交所已向公司下发《关于拟终止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下称“告知书”),决定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ST博天将在2月5日开市起停牌。这意味着,*ST博天或将成为2024年首个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




财务造假5年

*ST博天被终止上市



2月2日,*ST博天发布公告称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根据《决定书》认定,*ST博天在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虚减营业收入、利润,导致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公司披露的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连续2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2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



上述情形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第9.5.1条第(一)项、第9.5.2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据此,上交所对*ST博天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根据规定,若*ST博天股票被作出强制终止上市决定后,自公告终止上市决定之日后5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并在股票简称前冠以“退市”标识。


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将终止上市。


2月2日,据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网站消息,北京证监局指出,经查明博天环境虚增营业收入、利润的主要方式包括:


北京证监局网站截图


一是未及时对已终止的设备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抵消虚增收入引起的往来款项,此类情形涉及合肥清溪项目


二是未及时对已竣工结算的项目进行会计处理,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抵消虚增收入引起的往来款项,此类情形涉及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污水处理厂及回用水处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等EPC项目。


三是使用无商业实质的验工计价凭证确认工程进度,并通过签署虚假债权债务转让协议、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隐瞒虚增收入的情况,此类情形涉及雷州市村级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等PPP项目。


此外,2023年3月31日,博天环境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主动更正相关年度案涉虚假记载金额等会计差错,对2017年度至2021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涉及对各年度主要财务指标和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自认更正如下会计差错:


2017年,多记应收账款7205.68万元,多记在建工程2.79亿元,多记应付账款2.26亿元。


2018年,多记应收账款3.93亿元,多记在建工程10.59亿元,多记应付账款7.90亿元。


2019年,多记应收账款659.28万元,多记在建工程8.81亿元,多记应付账款3.50亿元。


2020年,少记应收账款381.95万元,多记在建工程8.22亿元,多记应付账款3.51亿元。


2021年,多记应收账款4.19亿元,多记应付账款3.58亿元。



公司及4人被罚1300万元



从《行政处罚决定书》来看,*ST博天连续多年巨额财务造假。北京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警示,并合计罚款1300万元。



自退市新规以来,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已持续显现威力。2023年以来,已有多股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如*ST宏图触及“造假金额+造假比例”重大财务造假退市量化指标,此后该股通过面值退市快速出清。*ST泽达、*ST紫晶因被认定存在欺诈发行行为,两家公司也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老牌风电企业*ST华仪因连续六年财务造假,身负多重退市风险,成为2024年A股退市首单。


*ST博天主营业务工业水系统、城镇水资源、膜产品与资源化、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业务,2017年2月17日登陆上交所。《决定书》显示,*ST博天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


根据相关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ST博天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董事长赵笠钧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监事苏峰峰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高级副总裁李璐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高级副总裁高峰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1月17日,*ST博天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减的公告》称,公司预计2023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10.00万元到7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96.86%到95.62%,主要原因系:2022年12月底公司完成重整,致使2022年度实现大额债务重组收益,本期公司债务重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来源|公司公告、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网站、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时报


SFC

本期编辑钟海玲实习生谭雅涵

21君荐读

茅台原董事长,无期!


突然暴雷!多地办公室被查封


苹果最新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