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救援英雄”陈建:转运医疗废弃物,100天“逆行”2万余公里
2万余公里,这是去年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至5月1日将近100天的时间里,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武汉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陈建与战友们转运医疗废弃物的里程数。
时隔一年,6月18日,陈建作为应急管理系统党员代表做客中宣部记者见面会。在回答红星新闻记者提问时,他回顾了去年与战友们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故事。
转运危险的新冠病毒医疗废弃物,最多搬运了100多桶
从事消防救援工作22年的陈建,参与过汶川地震、“东方之星”沉船、天津港爆炸等1万余次的救援工作。每一次救援,他都是将人民群众向外转移,自己却始终往里面冲锋,时刻挺立在人民群众和危险中间。他说,穿上这身“火焰蓝”,就要在每一次逆行当中赴汤蹈火。
▲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武汉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助理陈建
在去年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陈建一直都冲锋在一线,包括负责转运医疗废弃物。“我们转运的不光是普通的新冠病毒医疗废弃物,还有其他病人的医疗废弃物。这些医疗废弃物交叉在一起,危险性更大、更高。这些医疗废弃物包含病人的分泌物、血液废弃物、枕头、药品、防护服、剩菜剩饭等。”回想起一年多以前的经历,陈建依然历历在目。
一套医疗废弃物轻的有二三十公斤,重的有七八十公斤,需要两个人一起抬。普通人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就是平时站着不动,也会不停地冒汗。而陈建他们还要在医院将一桶一桶的医疗废弃物搬上车,运到三四十公里外的处理站,再一桶桶地卸下来。最多的时候,他们搬运了一百多桶。一辆医疗废弃物的车辆只能装12到15桶之间,陈建和他的伙伴们一天最多的时候跑了10趟左右。
火神山、雷神山也有“火焰蓝”24小时执勤备战身影
陈建介绍,在消防救援队伍抗击疫情过程当中,他们先后在单位演练、场所消杀、搬运物资、转运病人、转运医疗废弃物、援建康复驿站等多个场所开展工作。湖北消防救援队伍一手抓火灾防控主责主业,一手抓涉疫勤务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他们开展涉疫勤务15万起,转运涉疫人员2.3万人次左右,搬运物资3.2万吨,转运医疗废弃物341吨。“我们还在火神山、雷神山实行24小时执勤备战,为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贡献了我们消防力量。”
作为应急救援系统改革的亲历者,陈建说,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管理部的直接领导下,实行24小时全天候执勤备战,只要人民群众有需求,只要有灾害事故,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必要时他们还会提高战备等级,比如说逢年过节以及重要的活动节点。
陈建介绍说,目前他所在的湖北总队成立了抗洪抢险的专业队、地震专业队、化工处置队,每个支队也相应成立了专业队,每个大队成立了专业分队,每个中队成立了专业班组,体现出从单灾种到全灾种大应急的理念。“我们一年一个队站接警500次左右,那么其中我们450次都是在抢险救援。大到交通事故、房屋坍塌、洪灾,小到我们抓猫抓狗抓蛇,开门取钥匙、除马蜂窝等等,其中还有50次就是火灾扑救。”
在保障方面,陈建表示,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据消防救援队伍的特殊性、危险性,在子女教育、家属随调、交通出行、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多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各地市州也相应出台了一定的政策,在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都标注消防救援优先等字样。职业荣誉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们不是天生的消防战士,只有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职责和我们的使命,让我们义无反顾、勇敢逆行!”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