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累计销量突破30万 上汽大通插旗高端发达市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丰田埃尔法在港界称霸一方。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土地上,MPV深受香港家庭青睐,满足了更多家庭成员的出行需求,不仅是富裕家庭的“保姆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拥有商务气质的MPV也兼顾着自用和营运的双重职责。 然而近期香港MPV界迎来“大洗牌”,今年7月,进入香港不到3个月的上汽大通MAXUS旗下全球首款“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MPV”大家9销量便突破了500辆,很快就一举包揽“香港第一款电动七座MPV、领衔香港MPV新车注册排行榜、领衔香港MPV市场单一车型”等多项优异成绩,超越丰田埃尔法等豪华车型,成为香港MPV市场的最大黑马。并且大家9在香港市场属于“LuxuryMPV(豪华MPV)”阵营,售价达到了50万港币以上,高质高价。 不仅如此,上汽大通MAXUS还接连获得香港主持人王祖蓝、知名艺人陈百祥、TVB视帝陈豪等名人车主的青睐,可谓是香港地区最受欢迎的“明星同款保姆车”。在2023广州车展上,香港著名演员和歌手孙耀威还亲临上汽大通展台,连连称赞“大家”系列“猴赛雷”。 而这,只是“大家”系列在发达市场插杆立旗并旗开得胜的缩影。除了在中国香港,在欧洲市场、美洲市场、澳新市场,大家9的市场表现也同样突出,它还代表了中国豪华纯电MPV首次出海,率先拿下欧洲、澳洲两大全球高端汽车市场的“通行证”,实现了中国品牌的“首次”。 这也仅仅是上汽大通在海外开疆拓土、飞速发展的一隅。早在2011年,上汽大通诞生之际,首款宽体轻客车型V80上市便同步瞄准海外市场。12年来,上汽大通在海外传统能源、新能源两大板块先后发力,同步进军商用车、乘用车两大领域,全面攻占轻客、皮卡、SUV、MPV等多品类,逐渐将澳新、墨西哥、南美、欧洲、中东纳入“万辆级市场”阵营。 截至目前,上汽大通MAXUS的产品已销往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累计销量已经突破30万大关,并且海外销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逼近50%、发达国家和市场的销量占比超90%,已然成为行业内的出海领军企业。 稳站高端发达市场 近年来,在“新四化”的转型升级下,中国车企逐渐实现弯道超车,并“加大油门”驶向全球。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达390万辆,同比快速增长。有报道称,若剩下两个月出口量维持10月份水平,中国2023年全年累计相关出口有望超过日本,将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十年前,中国汽车出口也曾红火一时,不过当时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是商用车,出口地也主要是“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中汽研相关人士也曾表示,从上个世纪开展汽车出口以来,我国汽车的出口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之前属于起步期,这一阶段我国汽车出口量少、附加值低、品牌力弱;2005年-2020年,属于初步发展期,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出口仍以中低产品为主,但出口量逐步增到100万辆水平,行业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和突破点;2021年至今进入爆发增长期。 “现阶段,从战略、规模、销售区域、品牌、细分产品、企业层面看,我国汽车出海积极向好的内涵不断丰富。中国汽车出口将再上新台阶,出口增速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产品、车型进一步丰富,新能源汽车将推动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发达国家市场。”中汽研相关人士补充道。 如今,中国汽车出海已经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作为品牌向上的必经之路,海外市场的拓展必不可少。有专业人士指出,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是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80%,以此为基础,中国汽车竞争力已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进行在海外突破。 不过,品牌力的缺失是当下中国车企涉入海外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面临的一大难题,不少新晋出海的车企都遇到了瓶颈。高端发达国家一向是“难啃的硬骨头”,拥有难以跨越的高门槛,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想要攻克高端发达国家并非易事。因此,一部分传统车企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过程中,往往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产品大部分先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以迅速抢占当地的市场份额。 然而在出海大军中,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发达市场高歌猛进,一路乘胜追击,那就是上汽大通。为全球市场而生上汽大通自诞生之日起便立足全球市场,在抢占海外先机的同时在产品的高端化上发力,从研发之初到产品落地每个环节都以最严苛的世界级标准为守。短短12年内,高价值的产品力让上汽大通在全球有口皆碑,尤其在发达市场也树立了“高质高价”的高端品牌形象,“大通速度”下创造的品牌力已然遥遥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澳新、美洲是全球三大高端发达的汽车市场,上汽大通早已啃下了这三块“硬骨头”。 近期,据媒体报道,中国首次取代韩国,成为了澳洲第三大新车来源国。自2017年来,中国车的销量呈爆炸式增长,截至今年9月,澳人购买了超14.5万辆中国车,比去年大增了75%。从业40年的澳洲资深汽车人士JohnConomos认为,中国挑战日本成为澳洲最大的进口车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中国汽车在澳洲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一进展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快。 作为上汽大通最早攻克的发达市场,澳洲是拥有全球最严苛的汽车准入门槛与标准的市场之一,同时在澳洲市场上,日、韩等车系“先入为主”,多个国际品牌巨头共存,激烈的竞争让不少“外来勇士”望而却步。上汽大通在澳洲深耕了十余年,并在“绿色浪潮”席卷澳新市场的电动时代抓住了风口期。 高端纯电MPV大家9率先叩开澳洲高端纯电MPV之门;纯电皮卡T90EV也进军新西兰,去年在新西兰交通部长亲自试驾后,便代表交通部正式发布了采购意向书,将T90EV用作新西兰公务用车的迭代车辆,这也意味着上汽大通海外“巨头阵营”朋友圈不断扩容。目前上汽大通G10等VAN类车型在澳洲市占率长期位居前两名,超越日韩系品牌,V90更是结束了奔驰Sprinter在澳大利亚大型VAN类货车市场连胜23年的主导地位成为领先者,大家9、G90、T90EV、EV90也成为了多细分领域的首款和领先者。 而在新能源汽车发达的欧洲,新能源阵营内轿车、SUV“堆山积海”,纯电动MPV反之发展较慢,其电动性能带来的环保性、科技感、舒适性、静谧感是燃油MPV所不能及的,几乎一片空白的高端豪华纯电MPV市场正在迎来激烈的抢滩战。同时,在新能源趋势之下,欧洲皮卡市场也有着强烈的电动化转型倾向。 恰逢其时,上汽大通的高端纯电MPV大家9和纯电皮卡T90EV应运而生。作为首个在欧洲推出纯电高端MPV和纯电皮卡产品的中国品牌,上汽大通填补了欧洲两大蓝海市场的空白,也冲击了奔驰等原有细分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如今,上汽大通EV系列在挪威、西班牙、瑞典等多地区的市占率已领衔其他品牌,“大家”系列+纯电皮卡在欧洲上市后也实现了细分市场“0的突破”,成功抢占欧系电动车市场份额,成为“欧洲人眼中广受欢迎的电动汽车”。 据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所介绍,“我们在欧洲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今年销量同比增长了60%,新能源车型占比还是比较高的,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在欧洲市场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由于气候、地形、文化等因素促使美洲对车辆的通过性要求更高,这里便成了皮卡竞争的“强者林立”之地,很早就聚集了日系、韩系、美系、英系、德系的诸多国际知名品牌,智利更有高达24个国际知名皮卡品牌长期盘踞于此,包括丰田、三菱、日产、福特等日系、美系皮卡巨头。但上汽大通从来不惧挑战,在皮卡家族进入美洲市场后,仅用两年时间便代表“中国智造”成功抢占市场份额,快速成为当地皮卡市场的主流品牌。 至此,上汽大通作为中国汽车品牌代表,出海12年,不仅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大关,更重要的是一直在全球高端发达市场抢占欧美日韩系车企的市场份额和头部地位,使中国汽车突出重围并拥有了一席之地,通过在轻客、皮卡、MPV等领域的多年深耕,上汽大通已成为高端发达地区细分市场中的“领头羊”。 何以成为“独一份” 在全球化战略下,上汽大通成为了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且发展最为均衡的车企。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上汽大通出海销量呈现了惊人的倍数增长;海外占比也节节攀升,直至今日上汽大通的海外销量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已经逼近5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10万销量的突破速度也在持续加快,由原来的1年半(2021年4月达成10万辆,2022年达成20万辆)缩短到1年达成。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通在海外捷报频频,并不是依靠以往其他车企所采用的以更低售价获取市场份额的策略,上汽大通的诸多产品在海外市场售价都比国内的价格要高,甚至达到了比肩豪华品牌的水平。例如在英国等地上市的大家9(海外为MIFA9),其在当地的售价几乎是国内售价的1.5倍。 “我们一开始卖燃油车,后来主攻新能源,而且在海外高端发达的新能源市场上,我们的产品和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发布更早、性能更好,而且价格也能够比肩甚至超越了很多国际大牌,实现了‘高质高价高销量’,也逐渐将MAXUS品牌形象在欧洲拉升到更高的高度。”上汽大通总经理郝景贤如此表示。 在欧洲众多发达国家中,上汽大通新能源产品的市占率常稳居领导地位,上汽大通副总经理华瑾介绍道。去年EV90在挪威、EV30在西班牙的市占率均领衔其他品牌,而今年上半年,EV90在意大利、EV30和EV90在葡萄牙、EV30在西班牙同样斩获市占率领先位置。 不仅在海外发达市场开疆拓土,上汽大通也在积极挖掘其他市场的新机遇。近年来,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加快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发展,这也使东盟市场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一大热门目的地。上汽大通也早已瞄准这一市场,今年1-10月,上汽大通在东盟地区累计批售创新高,成交逾2300台。仅在泰国,大家9上市首年已突破1500台大关;11月初,大家9在东盟地区的第三大汽车市场马来西亚正式上市,成为当地首款纯电豪华MPV。马来西亚总理安华亲自下场为大家9助力,这是他首次为汽车品牌出面宣传,足以看到上汽大通的品牌力和影响力。 出海“30万辆”这一数值并不是“行业之最”,但上汽大通却拥有最早攻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销量占比高、产品品系丰富、人群覆盖面广、定制化程度高等标签,这对于中国汽车品牌出海以及中国品牌在世界崛起领跑具有超过“30万辆”本身的意义。 这些成绩都离不开上汽大通的初心——自成立之初,就以目标市场的标准和消费者需求为重点来研发产品,对标国际一流的水准和产品开发品质。目前,上汽大通不仅实现了欧六技术储备和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在设计制造理念上也以国际基准和品质打造,旗下车型通过了澳大利亚ADR认证、欧盟ECE认证、WVTA认证、海湾GCC认证等国际高标准认证,拥有了入场打擂台的“资格”。 从2017年皮卡车型T60获得ANCAP五星安全认证、SUV车型D90获得ANCAP和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双五星安全认证,到2019年SUV车型D60获得C-NCAP五星安全认证,再到智能纯电MPV大家9获新版Euro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和新版ANCAP双五星认证,上汽大通始终以五星标准定义安全起点,引领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各细分市场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造”成为新时代高端制造代名词,也让众多消费者直呼“五星的大通实至名归”。 除了硬核的安全保障,高品质的产品始终是上汽大通的制胜法宝。今年年初,挪威汽车联合会启动了2023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冬测项目,即将新能源车型充满电之后,在相同的路段行驶,直到彻底耗光电能无法移动为止。以该实测里程数据,对比核定车企对外宣传的WLTP续航里程是否准确。该测试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终来自中国的上汽大通MAXUS大家6,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他所有车型,包括特斯拉三款车型在内。大家6以最接近WLTP续航里程的实际里程赢得了第一名。 而深知以差异、个性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企业未来竞争的赛点,上汽大通一直将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贯穿产品开发和造车的各个环节。通过C2B模式的赋能,上汽大通根据海外不同地区的市场政策、环境特征、消费偏好及使用需求等,迅速开发出匹配海外各地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产品,为海外用户带来定制化的商用及出行解决方案,助推了产品在欧洲等海外市场的热销。 以欧洲市场为例,上汽大通向欧洲市场陆续提供了EV30、EV90的长轴版和短轴版,以及新能源专属底盘等车型,尽可能从欧洲用户的特征出发完善驾车体验。同时,上汽大通还提供了“产品配置组合”,即根据用户对行驶里程、载重,或是兼顾两者的需求,匹配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争取让用户在最低的综合成本内获得最合适的车辆。 定制化的生产模式优势,以及过硬的产品力,使上汽大通品牌和产品在全球都形成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蓝青松曾强调,上汽大通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出征12年,上汽大通出海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且扎实。从立足全球视野到进军海外市场,再到稳占高端市场,秉承国际化发展思路,坚持助力中国品牌向上初心的上汽大通,俨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海外进阶路。 生而全球,放眼未来,上汽大通始终走在了中国品牌出海的前列,在销量、市占率、口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上汽大通之于中国车企全球化发展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见证者、陪伴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