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钱从十几万降到八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 • 2025-07-30 07:01:30
彩礼
村民

在部分贫困地区,娶媳妇的彩礼钱高得吓人,已成为群众心病,群众对挤压彩礼攀升空间的呼声依然很高。

根治婚嫁歪风任重道远难在何处?

1彩礼价格不透明

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樊欣说,彩礼相关纠纷占到全市整个婚姻家庭二审案件的30%至40%,此类案件近几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彩礼价格增长速度快,20万元还不包括首饰、离娘钱等名目繁多的花费。由于彩礼的私密性,不少地区还存在“公开一个价、私下一个价”的现象。

2村民不愿接受调解

村民一般不愿意接受村组织调解,怕把亲事给搅黄了。彩礼本来是两家人商量的结果,第三方介入难免引起误会。同时,双方家庭谈彩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些家庭不愿积极配合,不利于村组织开展工作。

3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较落后

相较于中东部地区,经济条件仍较落后,从而形成“外来女性留不下、当地女性盼外出”的现状,男女比例失调助推了高价彩礼需求。“一女选二男,谁家彩礼高选谁家,穷人家庭娶媳妇最难。”白兴平说,越穷的地方,越没人愿意嫁过去,除非愿出高价彩礼。

近年来,甘肃庆阳、平凉等地在治理高价彩礼上频频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治理高价彩礼风他们这样做

1制定彩礼指导标准

甘肃多个村庄都制定了彩礼指导标准,大多控制在10万元以内,对婚宴桌数、迎亲车辆、烟酒等也都设定了具体限制,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遵守。

“对要了高彩礼的,村里会去找女方家里谈。过去村里的彩礼要十几万元,现在控制在8万元左右。”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光明村文书吕怀继说。

2提供低价出租的婚礼场地

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太统村村委会还出资,在村内修建了约220平方米的便民事务用房。便民事务用房由后厨区和用餐区组成,还可临时搭建舞台,专供村民操办自家红白事。

“场地租金3天仅需600元,村里规定不上高档烟酒,菜品主家自己买自己做,都是成本价。”太统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杨世忠说,村里提供场地后,村民几乎不在外面大操大办红白事,减轻了村民婚嫁负担。

3成立红白理事会

各地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遏制婚俗陋习。

对不遵守的村民,村委会将减免其有关福利,并取消其家庭或个人参评“和谐五星”“好婆婆”“好媳妇”等荣誉资格。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扭转农村高价彩礼不良习俗、改变陈规陋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持久战”。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才能取得移风易俗的良好效果,巩固提高脱贫攻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