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买更能卖!天猫双11成都人买走109亿元 位居全国第六,四川产业带增速全国第一
今日阿里巴巴公布了今年天猫“双11”网购狂欢节的数据,四川省以及成都市的消费数据依然强劲,四川人在天猫双11期间买走了204亿元的商品,位居全国第八。其中,成都人买走了超过109亿的商品,高居城市榜的全国第六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广州,也占据全省成交额的半壁江山。而绵阳、南充、宜宾、德阳则入围全省交易排行的top5。
而另一方面,天猫双11成为全国产业带的回血之战,整个四川省对外销售额78.9亿元,而四川产业带增速高居全国第一,这个数据更为抢眼,显示了四川制造的活力与热度。
战报:
90后成为成都剁手党主力军
最喜爱品牌高大上
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成都今年“双11”消费的主力人群是年龄是90后,占据消费总额的41%,80后占据27.9%。其次是70后和00后,90后已经成功接班成为剁手党主力。成都人在“双11”最喜欢的品牌前五名都是“高大上”,00后最爱的品牌是苹果,全友品牌则把90后、80后、70后、60后一网打尽,成为这些年龄层最喜爱的品牌,此外海尔、美的、华为等大牌也是成都人最爱剁手种草的品牌。而购买最多的前五类商品中,手机、面部护理套装、羽绒服、毛呢外套、沙发位列top5。
突围:
四川产业带增速全国第一
数字化上行成趋势
天猫双11期间,全国产业带同比增速TOP10排名中,四川产业带增速排名全国第一。成都家具、成都食品、川渝纸品、四川生鲜食品产地入围过亿产业带。
同样处于产业带“爆发”中心“植护”纸品,光两款抽纸就卖了4200万包,重达2700多吨。植护品牌集团副总经理陈静表示,不仅是疫情时所挤压的库存被清空,工厂70多天日夜开工的备货,也是卖得火爆,天猫双11销量占平时近2个多月的销量。“植护”所在的川渝纸品产业带的“爆发力”整体强劲。
报告显示,成交量同比增速前10个产业带中,来自四川生鲜食品产业带、河北清河羊绒产业带、川渝产业带、广西食品产业带等9个省份。说明今年以来,全国其他地区的产业带数字化转型,在疫情后开始加速。尤其是阿里“春雷计划”重启这半年,从外贸到农业、从工厂到商家,帮助中小企业全力实现数字化突围。
天猫双11成产业带商家的回血之战
“两年内,植护要从天猫纸品类第5做到第1”,陈静说,信心不仅来自销量提升,更来自阿里平台对商家数字化赋能。和植护一样,全国2000个产业带的120万商家、30万个外贸工厂在天猫双11集体爆发,让他们再一次燃起了信心。
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产业带商家,在阿里平台既能找到层次分明的消费市场,还能找到立体的转型升级通路。如:服务于“厂货”定制化生产的淘宝特价版,在双11期间产业带C2M订单飚涨263%。还有专注批发的1688、擅长“打造爆品”的聚划算、孵化“新星”的天猫……。
此外,产业带中小商家可以借助在阿里平台的仓储、物流、工业互联网、云计算、金融等服务,系统化解决全链路的问题,实现正向循环。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从消费端数据看,天猫双11成绩靓丽,产业带的商家集中“回血”,消费形态持续多元化,带动新业态的崛起。从供给侧看,产业带的传统商家跑步进入天猫双11,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引领微观企业生产要素资源和流程机制重塑。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翁一认为,作为全年最大的内需爆发点,天猫双11成为全国产业带商家“回血”的绝对主场,阿里巴巴通过20多年沉淀的数字化能力,为产业带工厂新一轮的增长换上“新引擎”。
红星新闻记者胡沛
编辑陈成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